港口没卖成,李嘉诚终于公开露面了。
只不过,虽然李嘉诚发表了讲话,但内容却看似与港口交易没什么关系,而是主要讲的慈善。
这次李嘉诚露面,原因是和新加坡淡马锡信托基金合作,联手送给了新加坡两家医院无创治癌仪器。
4分多钟的谈话里,李嘉诚满满都是对这项医疗技术的惊奇,对港口交易却只字未提。
但如此敏感的时期,又是公开发表谈话,哪怕李嘉诚不提港口交易,也很难说背后是不是有何深意。
港口交易受阻,李嘉诚公开露面说了啥?4分钟的讲话,究竟暗藏了什么玄机?李嘉诚有何动作?
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,码字不易,欢迎点赞,转发,收藏。
李嘉诚公开露面,大谈慈善
4月3日,就在长和原定与贝莱德集团签订正式协议的后一天,李嘉诚公开露面了。
这次李嘉诚公开亮相,是在新加坡医疗合作发布会上致辞,用短视频的方式,参与了这次的发布会。
李嘉诚用4分钟的讲话,说希望无创治癌仪器能给更多癌症病人带去希望,减少痛处,让他们迅速康复。
尤其是对于这次捐赠的两台无创治癌仪器,李嘉诚更是大夸特夸,提及已经在香港成功治疗50名肝癌患者,堪称”不可思议“。
整个讲话过程,给人的感觉是李嘉诚已经不再是那个全球知名的大商人,而是化身为了慈善家。
表面上看,李嘉诚这次的谈话并没有任何问题。
原因是,近年来李嘉诚基金会本来就频繁投资医疗科技,与新加坡的淡马锡更是合作颇深。
而癌症治疗市场之大,规模可能超过万亿,如果李嘉诚能够押注成功的话,那么很可能为其商业帝国带来新的增长点,李嘉诚理所应当对其表现出应有的重视。
但问题在于,李嘉诚越是表现得云淡风轻,越是对港口交易避而不谈,就越是让人感觉割裂:
李嘉诚的谈话,难道没有暗藏玄机吗?
暗藏哪些玄机?
敏感时期,李嘉诚发表4分钟的谈话,背后可能释放了两个信号。
其一是改变自身的公众形象,从“商人无祖国”的形象,转变为专注公益的慈善家。
最近李嘉诚面临的局面大家也都清楚,舆论风暴之下,跟2015年在网上被“人人喊打”的场面也差不多。
这样的背景下,转变自身的公众形象就成了必要之举。
但对李嘉诚而言,如果上来就态度大变,变成所谓的“爱国者”,显而易见并不现实,而要转变自己的公众形象,慈善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。
尤其还是“癌症治疗”,能很清楚地表现出李嘉诚所释放的善意。
其二,李嘉诚这次在演讲中,还提到了“企业要灵活应对国际环境”。
灵活应对国际环境,什么意思?
因为港口事件,李嘉诚被迫陷入中美博弈之中,来自中方远超想象的阻力,很可能会导致此次交易告吹。
之前港澳办还曾转发文章,专门表态“企业需要明确立场”,直指李嘉诚的长和,这相当于一种变相的警告。
所以李嘉诚表示“灵活应对国际环境”,未必不是一种“撤退信号”,港口卖不出去,以后就此退出这种具有争议的生意,转而去经营更稳妥的买卖。
从这样的角度来看,李嘉诚这也属于一种避险策略,目的还是为了规避如今港口交易的风险。
李嘉诚的退路
事实上,尽管李嘉诚尚未就港口事件明确表态,但表现出来的退意已经相当明显了。
就在前几天,长和刚刚发布了一份公告,对“长和将拆分电讯业务来挽回损失”的传言给出回应。
但长和说的是,“未来会积极接纳各种有利于公司经营的意见”,并没有对此给出绝对的否定回复。
也正是因此,外界普遍认为,这可能是李嘉诚的避险策略,准备将电讯业务做出拆分,乃至于直接卖个好价钱。
另一方面,李嘉诚二儿子李泽楷的盈科拓展集团,也突然与李嘉诚与长和做了紧急切割。
根据盈科拓展集团发布的公告,其已经完全独立于李嘉诚和名下的长和业务版图之外,并且从2000年以后,盈科拓展集团与长和都没有参与过对方的经营事务与决策事务。
显而易见,李泽楷这时候发布公告的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为了自保,免得受到父亲李嘉诚的牵连。
但这里的关键在于,如果没有“李氏家族”的背景,盈科拓展集团真的能发展到今天吗?
问题的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,所以如今李泽楷的光速切割,未必没有李嘉诚的背后授意。
李嘉诚卖港口,本意是想着规避地缘冲突加剧所带来的经营风险,尽快落袋为安,最终却聪明反被聪明误,直接卷进了更大的旋涡之中。
如今李嘉诚似乎正在转向,给自己和长和寻找新的退路。
写在最后:
久未露面,李嘉诚不再以曾经的商人形象示人,而是转型成了“慈善家”。
但港口交易风波尚未结束,李嘉诚短时间内要转变自身的公众形象,可能有点难。
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,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,请不吝点赞、留言交流,给予支持。
上一篇:南师大性丑闻启示录:人到中年,管不好下半身的男人,不配拥有美好的后半生
下一篇:没有了